由于種公豬選育難度大、投入高、周期長,我國種公豬選育工作長期止步不前。豬育種界多采用地方母豬與巴克夏、杜洛克等國外種公豬雜交生產優質肉豬,自主種公豬缺乏成為制約我國生豬產業發展的瓶頸性科技難題。
在我省農畜育種攻關計劃持續支持下,以省畜科院為首的優質豬育種團隊經過20余年持續攻關,在“十二五”期間育成“川藏黑豬”配套系的基礎上,開展了優質高效型黑種公豬選育,該項研究近期取得重大進展。從生產效率看,新黑種公豬100公斤體重的日齡為170天,與杜洛克種公豬的168天相當;從豬肉品質看,新黑種公豬的瘦肉率為63.48%,特別是肌內脂肪含量為3.2%,明顯優于杜洛克種公豬2.8%的肌內脂肪含量;從毛色整齊度看,新黑種公豬與地方母豬的后代毛色整齊度高,不會產生毛色分離現象,而國外種公豬與地方母豬的后代會產生30~40%的毛色分離現象。
據了解,該項種公豬選育研究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新黑種公豬預計3年內可達國家新品種審定要求,有望填補我國無自主種公豬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