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牛業科學研究所,是以地方牛種質資源評價與利用、牛新品種培育以及現代育種技術、標準化、智能化生產配套技術研發為主研方向的研究機構。團隊現有科技人員12名,其中高級職稱7人,博士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后備人選1人,蓉城英才1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人才“百人計劃”領域科學家1人。
近年來承擔了“四川省十四五牛育種攻關”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肉牛創新團隊”等省部級項目70余項,獲國家級新品種證書2個(黃河以南第一個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牛—蜀宣花牛(農02)新品種證字第6號、對中國牛遺傳改良發揮重要作用的—中國西門塔爾牛(農02)新品種證字第1號),主持鑒定地方牛新資源1個(空山牛);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1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授權專利70余件(其中發明專利30余件)、軟件著作30余件,制定國家行業標準2項,制(修)訂地方標準20余項,出版著作10余部,發表論文300余篇。
蜀宣花牛已在全國13個省市和省內21個市(州)累計推廣種牛10余萬頭、肉用牛150余萬頭、凍精100余萬劑、改良地方黃牛100余萬頭,新增產值達200 億元以上。僅2014~2015年新增銷售額49.52億元,實現利潤9.75億元。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非常顯著。2012年以來,蜀宣花牛作為國家和四川省主推品種及蜀宣花牛養殖配套技術作為四川省主推技術,通過在秦巴山區、烏蒙山區等盆周山區以及四川的三州地區推廣應用,累計帶動貧困戶近9萬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培訓基層技術人員5000余人次,有效促進了貧困地區的產業振興。為脫貧攻堅以及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牛業科學研究所團隊不斷提升四川省優質肉牛育種自主創新能力及制種供種能力,立足川渝、面向西部、輻射全國,將為建設更高質量的“天府糧倉”,打造國內先進、國際一流育種品牌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聯系地址: 成都市二環路東四段牛沙路7號
電 話: 028-62561060
聯 系 人: 易軍
郵 編: 61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