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養殖是我國第二大畜牧產業。但由于良種化程度低且缺乏配套的高效健康養殖技術,優質肉雞生產效率低、市場競爭力不強,制約了產業的發展。為此,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優質肉雞遺傳育種團隊圍繞品種良種化、規模養殖標準化、林下養殖規范化存在的技術問題,以優質肉雞產業高效健康安全生產為目標,以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產業效益、市場競爭力和資源利用率為切入點,以解決生產各環節關鍵技術問題為重點,在“大恒699肉雞”基礎上,繼續開展優質肉雞育種技術和高效健康養殖技術創新研發、集成熟化和應用推廣,取得多項創新成果,于2022年10月榮獲2019-2021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
一、 首個通過國家審定的可羽速自別雌雄的青腳麻羽優質肉雞配套系
課題組基于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恒699肉雞”育種核心技術,創建了優質肉雞雙性狀多基因聚合技術、羽速性狀分子鑒定技術、基于消費者偏好的平衡選擇技術、信息化育種技術。創新利用地方雞種遺傳資源,以生產效率、肉質及羽速性狀為主要育種目標,采用現代家禽育種方法和手段,培育出快速型青腳麻羽優質肉雞配套系“大恒799肉雞”,并于2020年獲得國家畜禽新品種配套系證書(農09新品種證字第84號)。該配套系是我國第一個通過審定的商品代雛雞可進行羽速自別雌雄的青腳麻羽肉雞新品種,既保持了地方雞種優質風味特點和獨特的外貌特征,又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性能和生產效率,主要性能指標處于領先水平,為優質肉雞產業發展提供了種源保障。
二、 構建融標準化養殖與生態保護為一體的高效健康養殖技術體系
課題組研發并制定了大恒優質肉雞標準化生產技術參數57個、日糧營養高效配方18個,建立免疫和用藥方案2套,研發規模化雞舍環境控制設施及智能化控制系統10套;組裝集成高效健康養殖技術方案2套,構建了融標準化養殖與生態保護為一體的大恒優質肉雞高效健康養殖技術體系。通過技術應用,大恒優質肉雞種雞繁殖性能提高了8.79%,全期成活率提高4.42個百分點,用藥成本降低了23.50~24.00%,飼料轉化效率提高了2.08%,林下雞綜合生產效率提高5%以上。為我國養雞產業科技進步、產業轉型升級和養殖技術水平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有力支撐了現代畜牧業的綠色安全高效生產目標,為優質肉雞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三、 創新成果推廣與組織管理模式,高效健康養殖技術得到全面應用
課題組建立了“項目組+示范區+專家服務站+示范基地+養殖戶”的“五環相扣”推廣鏈條,創建了成果推廣與科技研發、科技培訓、人才培養和產業扶貧相結合的“四結合”推廣方法,創新了以示范基地為網點、以推廣鏈為網線、以優質肉雞主產區為網面的“點線面三協同”推廣體系,構建了“技術人才+養殖技術”和“專家服務站+示范基地”相結合的“人才+基地”雙系統支撐推廣平臺,創立“五環相扣+四結合+三協同+雙支撐”為一體的“五四三二一”技術推廣與組織管理新模式;建立示范區和產業化示范基地67個、專家服務站53個;技術培訓1000余次,培訓養殖戶、基層農技人員5萬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余萬冊,顯著提高了大恒優質肉雞養殖的技術水平。
四、 研發應用雙輪驅動,轉化推廣成效顯著
成果育成大恒優質肉雞新品種1個(大恒799肉雞配套系),形成的相關理論和技術獲授權專利29件(發明專利5件);出版專著圖書8部;登記計算機軟著11件,制定四川省地方標準13個,發表SCI論文46篇。2014年以來累計推廣父母代種雞577.36萬套,生產商品肉雞7.89億只,新增純收益337.78億元,總經濟效益212.55億元,年經濟效益26.60億元,推廣投資收益率為21.40元/元。成果有力推進了優質肉雞產業綠色高效發展,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對降低肉雞生產成本、提高養殖效益、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和發展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高效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