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養兔研究所張翔宇博士為第一作者、謝曉紅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的論文“Circular RNA, microRNA and protein profiles of the longissi-musdorsi of Germany ZIKA and Sichuan White rabbits”,在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genetics 發表,影響因子4.59。
該研究以地方品種四川白兔和引進品種齊卡巨型兔為研究對象,利用RNA-seq技術對背最長肌中肌肉生長和肉質相關的差異表達基因及noncoding RNA進行分析,并利用iTRAQ技術篩選差異表達蛋白,進一步將差異表達基因、miRNA、circRNA和蛋白進行聯合分析,解析四者間的互作關系。結果表明:267個circRNAs、3個miRNAs和29個蛋白在兩個品種的背最長肌中差異表達,同時,在四川白兔中發現了10個miRNA的優勢異構體,這些異構體可能是決定其肌肉發育和肉質特性的關鍵因子。網絡互作分析表明:2個miRNA與3個編碼蛋白和3個circRNA存在互作,其中miR-146b-5p及其異構體通過調控包括NF-B基因在內的多個靶基因表達,促進肌細胞的分化。
該論文以我院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得到了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四川省畜禽育種攻關項目、四川省科研院所基本科研項目的資助, 是養兔研究所團隊繼2018年和2020年分別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和《Genomics》上發表肉兔生長發育分子機制研究成果后,在該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