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k2sw"></strike>
    <tfoot id="8k2sw"></tfoot>
    
    
    <strike id="8k2sw"></strike>
    <ul id="8k2sw"></ul>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2017年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考核情況的通報

    欄目:公告通知 發布時間:2017-11-11
    為持續加強農業質檢機構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農業質檢機構質量控制與運行管理水平,確保檢測數據準確可靠,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7年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工作的通知》

       為持續加強農業質檢機構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農業質檢機構質量控制與運行管理水平,確保檢測數據準確可靠,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7年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工作的通知》(農辦質〔2017〕10號)要求,我部組織開展了2017年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國共有306家部級、國家級和地方檢測機構,及無公害農產品檢測機構參加了此次部級能力驗證考核。按機構屬性,部級和國家級質檢機構133家,地方農業質檢機構124家,第三方及其他檢測機構49家。按參加考核類別,199家參加了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能力驗證,167家參加了農產品中重金屬檢測能力驗證,88家參加了畜禽產品中違禁添加物和獸藥殘留檢測能力驗證,80家參加了水產品中藥物殘留檢測能力驗證,47家參加了牛奶中糠氨酸、乳果糖和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能力驗證,61家參加了土壤中重金屬檢測能力驗證,33家參加了肥料中養分檢測能力驗證。考核項目總計136項,基本涵蓋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涉及的關鍵指標,能夠有效考核各參加驗證機構能力水平。通過能力驗證專家組對能力驗證結果的技術審查和綜合評價,306家參加考核的質檢機構共256家合格。

      北京、天津等22個省份的24個農業(農牧)、畜牧獸醫、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通知要求組織開展了本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工作(詳見附件1),參加省級能力驗證的機構共745家。能力驗證內容參照部級能力驗證內容或結合本省監測任務設置,主要集中在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畜禽產品中違禁添加物和獸藥殘留、水產品中藥物殘留、土壤中重金屬等項目,基本涵蓋本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涉及的關鍵指標,能夠有效考核各參加能力驗證單位能力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考核方式和結果

      (一)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能力驗證。考核項目主要為GB 2763—2014中規定安全限量值的67種農藥,涵蓋了2017年我部蔬菜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全部指標。用AB雙樣的考核方式,選擇結球甘藍和香菇作為基質樣品。基質樣品經粉碎、充分混勻后定量分裝,在考核發樣前24小時內定量添加農藥標準品后,制備成考核樣品,并考察樣品的均勻性和穩定性。199家質檢機構參加考核,165家考核合格。其中,107家機構一次考核合格,58家補驗合格。

      (二)農產品中重金屬檢測能力驗證。考核項目包括大米粉中鎘、砷2種元素。樣品在無菌室進行測定篩選、烘干研磨、混勻分裝,分ABC三樣考核方式。167家質檢機構參加考核,156家考核合格。其中,134家一次考核合格,22家補驗合格。

      (三)畜禽產品中違禁添加物和獸藥殘留檢測能力驗證。考核項目包括豬肉中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氯丙那林殘留檢測,以及雞肉中四種氟喹諾酮類藥物殘留檢測。經檢測確認不含待測藥物的豬肉和雞肉作為空白樣品,勻漿后分裝,添加標準溶液后密封,作為考核樣品。88家質檢機構參加考核,87家考核合格。其中,75家一次考核合格,12家補驗合格。

      (四)水產品中藥物殘留檢測能力驗證。考核項目包括氯霉素和硝基呋喃類代謝物(AOZ、AMOZ、SEM、AHD)2項參數。選擇草魚為樣品基質,采用標準添加方法制備考核樣品。空白魚糜經勻漿器均質后定量分裝,在考核發樣前24小時內定量添加目標檢測物標準品后,制備成考核樣品。80家質檢機構參加考核,77家考核合格。其中,61家一次考核合格,16家補驗合格。

      (五)牛奶中糠氨酸、乳果糖和黃曲霉毒素M1檢測能力驗證。糠氨酸和乳果糖考核樣品基質為液態奶,黃曲霉毒素M1考核樣品基質為奶粉。采用ABC三樣考核方式,其中1種為能力驗證樣品,另外2種為干擾樣品。47家質檢機構參加考核,均合格。其中,44家一次考核合格,3家補驗合格。

      (六)土壤重金屬檢測能力驗證。考核項目為鉛、鉻和鎳三種元素。采用ABC三樣考核方式,A、B、C三個能力驗證樣品的考核項目含量值不同,其中1種為能力驗證樣品,另外2種為干擾樣品。61家質檢機構參加考核,50家合格。其中44家機構初驗合格,6家機構補驗合格。

      (七)肥料中養分檢測能力驗證。考核項目為有效磷。采用AB兩樣考核方式,A、B兩個樣品的考核參數含量值不同,其中1種為能力驗證樣品,另外1種為干擾樣品。33家質檢機構參加考核,33家合格。其中,30家一次考核合格,3家補驗合格。

      三、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能力驗證。本次能力驗證68家部級和國家級質檢機構合格率94.1%,85家地方質檢機構合格率76.5%,46家第三方及其他檢測機構合格率78.3%。不合格主要原因:一是檢測技術問題。本次能力驗證不合格機構中一半以上為一項參數結果不合格,但約15%的機構不合格參數超過5項,還有個別機構不合格參數達10項以上,說明不同機構間檢測技術差距較大。二是原始記錄問題。部分質檢機構存在原始記錄內容不完整、計算過程不清晰、檢測結果無法溯源等問題,反映機構內部質量控制不到位。三是質量管理問題。本次能力驗證結果報送中,10余家機構在初驗時出現小數點錯位、項目填錯、質控校正不清楚、平均值填兩個數等問題,而經過補驗說明會后,補驗考核數據填報仍出現上述問題,說明個別機構內部質量管理不認真,三級審核走過場。

      (二)農產品中重金屬檢測能力驗證。本次能力驗證64家部級和國家級質檢機構全部合格,57家地方質檢機構合格率86.0%,46家第三方及其他檢測機構合格率93.5%。不合格主要原因:一是個別機構有效位數未按要求修約;二是原始記錄填寫不全,檢驗參數與原始記錄不符;三是未使用最新標準方法進行檢測,未注明質控樣品和標準溶液相關信息,標準物質不確定度較大,檢測結果偏離中位值。

      (三)畜禽產品中違禁添加物和獸藥殘留檢測能力驗證。本次能力驗證48家部級和國家級質檢機構合格率100%,18家地方質檢機構合格率100%,22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合格率95.5%。不合格主要原因:一是樣品提取、凈化不充分,基質干擾明顯,導致定量不準確。二是采用標準曲線定量時,曲線線性不好,人為刪減某些濃度點,導致定量不準確。三是計算不規范,有效數字保留不正確,計算公式不正確。

      (四)水產品中藥物殘留檢測能力驗證。本次能力驗證30家部級和國家級質檢機構均合格,22家地方質檢機構合格率95.5%,28家第三方及其他檢測機構合格率92.9%。不合格主要原因:一是新參加考核的機構數量較多且檢測能力水平參差不齊。17家首次參加的機構,僅7家一次通過考核,2家補驗后仍不合格。二是個別機構出現定性錯誤。

      (五)牛奶中糠氨酸、乳果糖和黃曲霉毒素M1檢測能力驗證。本次能力驗證28家部級和國家級質檢機構合格率100%,15家地方質檢機構合格率95.2%,4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合格率100%。不合格主要原因:一是標準溶液配制操作不恰當。未采用基質加標的方法進行結果校準,同時有隨意更改標準方法中的操作步驟現象,對標準方法理解不到位。二是質量管理體系未有效發揮作用。如原始記錄無法溯源,提供的譜圖信息不全面,與原始記錄中的數據有效數字不一致。三是部分關鍵酶試劑保存不當。如某中心由于關鍵酶試劑(過氧化氫酶)保存不當,導致活力減弱,反應不完全,測定結果偏低。

      (六)土壤重金屬和肥料中養分檢測能力驗證。本次土壤重金屬檢測能力驗證,25家部級和國家級質檢機構合格率96.0%,14家地方質檢機構合格率64.3%,22家第三方及其他檢測機構合格率77.3%;肥料中養分檢測能力驗證,22家部級和國家級質檢機構、6家地方質檢機構、5家第三方及其他檢測機構均合格。土壤重金屬檢測能力驗證不合格主要原因:一是不熟悉檢測標準,造成檢測操作不熟練,檢測結果不準。二是個別機構檢測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如配制的標準曲線濃度梯度明顯不合理,樣品空白檢測結果明顯偏高等問題。三是個別機構管理不到位,出現了樣品接收、保管不及時、不規范等問題。

      四、有關要求

      (一)各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本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工作,引導和鼓勵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的機構積極參加,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日常監管中強化能力驗證結果的應用。尚未開展能力驗證工作的省份,要積極創造條件或委托相應領域的國家農業檢測基準實驗室和有能力的機構組織開展本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工作,不斷提升農業質檢機構能力水平。

      (二)參加本次能力驗證考核不合格的機構要認真總結,全面查找問題,深刻剖析原因,切實做好整改和“舉一反三”工作,持續加強內部質量管理,保證機構規范、有序、健康運行。

      (三)能力驗證結果不合格且承擔農業部監測任務的部級質檢機構,自收到此通報之日起6個月內,暫時停止不合格參數的檢測工作。并于2017年12月底前向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報送整改報告。能力驗證補驗結果不合格或無故不參加檢測能力驗證的無公害農產品檢測機構的整改報告,請于2017年12月底前報送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聯系方式: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監測處

      聯系人:張艷梅  楊 揚

      電話:010—59192697,59192625

      傳真:010—5919150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1號

      郵編:100125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檢驗檢測處

      聯系人:朱玉龍  廖超子

      電話:010—59198536,59198533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外大街223號

      郵編:100020

      附件:1.各省(區、市)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情況一覽表

          2.2017年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部級能力驗證合格機構一覽表

          3.2017年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部級能力驗證結果(另行分發各能力驗證參加機構)

                                            農業部辦公廳

                                           2017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