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k2sw"></strike>
    <tfoot id="8k2sw"></tfoot>
    
    
    <strike id="8k2sw"></strike>
    <ul id="8k2sw"></ul>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關于印發《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試行)》及其配套辦法的通知

    欄目:公告通知 發布時間:2024-07-31
    川農函〔2024〕362號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關于印發《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試行)》及其配套辦法的通知


    川農函〔2024〕362號

    各市(州)農業(農牧)農村局,各有關單位:

    現將《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試行)》及生豬、肉牛、肉羊、蛋雞、肉雞、水禽、家兔、蜜蜂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等8個配套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2024年7月23日

    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

    (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2024-2035年)》高質量實施,高效推進畜禽遺傳改良工作,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四川省內開展生豬、肉牛、肉羊、蛋雞、肉雞、水禽、家兔、蜜蜂等畜禽遺傳改良工作的實施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明確了改良計劃實施的組織與分工、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的遴選與核驗,以及職責與權利、監督管理等內容。

    第二章? 組織與分工

    第四條? 農業農村廳成立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廳種業發展處(農場處)、廳畜牧獸醫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同志任成員,負責改良計劃的管理工作。

    領導小組實行職務委任制,如遇人員變動,不再另行發文。

    下設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辦公室)、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專家組(以下簡稱專家組)。

    第五條? 辦公室設在省畜牧總站。辦公室主任由省畜牧總站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辦公室在廳種業發展處(農場處)的指導下,負責改良計劃的具體組織實施,制定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技術規范,開展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和省級核心種公豬站遴選、核驗和監督管理,規范生產性能測定,管理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定期發布遺傳評估結果,促進育種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及時宣傳畜禽遺傳改良成效等。

    第六條? 專家組按生豬、肉牛、肉羊、蛋雞、肉雞、水禽、家兔、蜜蜂等專業方向分別設立。

    各畜禽專家組設組長1名、副組長2-3名,成員若干名,主要負責制修訂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評估遺傳改良進展、開展育種技術指導等工作。

    專家組專家應公平、公正開展工作,與被評審企業或工作存在利益關聯關系時,應主動申請回避。專家組專家應積極參與改良計劃的各項工作,按時出席由辦公室組織的評審、研討、培訓等活動。

    第七條? 市(州)畜禽種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的資格推薦和管理。市(州)畜牧技術推廣和疫病防控機構負責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相關技術支撐與配合工作

    第三章? 遴選與核驗

    第八條? 申報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的單位,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達到與養殖規模相符合的環保要求。

    (二)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較好的育種或擴繁推廣工作基礎,商業化育種模式基本建立。配備開展育種和繁育工作所需的設施設備和信息化數據管理系統。

    (三)設有育種或繁育部門,有與本場規模相適應的專職專業技術人員,或與畜禽育種科研團隊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展選育工作,有執業獸醫師,技術力量較強。

    (四)生產經營的種畜禽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配套系。單品種或配套系群體數量應達到規定的規模。

    (五)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符合種用要求,達到種用動物衛生健康標準。

    (六)系譜檔案記錄準確、清楚、完整,生產性能測定和繁殖記錄及時、清晰、完整。

    (七)符合規定的重大或重要動物疫病控制要求(附件1.1)。

    其他方面還應符合各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第九條? 申報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采用以下程序:

    (一)遴選申請。根據遴選通知要求,申報單位自愿向所在地縣級畜禽種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核驗申請,并提交相關申請材料,縣級審核后提交市級畜禽種業行政管理部門。

    (二)市州審核。市級畜禽種業主管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對申報單位及材料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匯總統一報辦公室。

    (三)形式審查。辦公室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

    (四)現場審核。對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單位,辦公室組織專家進行現場審核,重點核實申報單位實際情況與申請材料是否一致,并按照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等管理辦法具體要求,開展現場審核并形成現場審核意見。現場審核專家組由申報畜種對應的3名專家組成員組成。

    (五)會議評審。現場審核工作完成后,辦公室統一組織會議評審,進行集中討論和表決。參會人員由領導小組成員、現場審核專家組組長組成?,F場審核專家組組長匯報現場審核情況,與會成員質疑、討論,無記名投票表決,同意票數達到與會人員的三分之二即為通過。

    (六)公布結果。最終通過會議評審的,辦公室提交廳種業發展處(農場處),報農業農村廳批準后,由農業農村廳公布通過遴選的單位名單。

    第十條? 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資格有效期均為5年。

    對資格滿5年的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辦公室統一組織核驗。

    對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開展的不定期督導檢查程序參照核驗程序執行。

    第十一條? 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核驗采用以下程序:

    (一)核驗申請。資格滿5年的,應于有效期滿6個月前,向所在地縣級畜禽種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核驗申請,并提交相關申請材料,縣級審核后提交市級畜禽種業行政管理部門。

    (二)市州審核。市級畜禽種業主管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對核驗單位及材料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匯總統一報辦公室。

    (三)綜合考評。辦公室根據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管理的有關規定,對各申報單位近5年報送數據和總結的及時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等進行綜合考評。達到規定要求的,通過綜合考評。未通過的,不再進入后續審核程序。

    (四)現場審核。對通過綜合考評的核驗單位,辦公室組織專家進行現場審核,專家依據現場審核評分表逐項開展審核工作,并形成現場審核意見?,F場審核評分平均獲得80分(含)以上的申報單位,通過現場審核。現場審核專家組由3名專家組成員組成。

    (五)會議評審?,F場審核工作完成后,辦公室統一組織會議評審,進行集中討論和表決。參會人員由領導小組成員、現場審核專家組組長組成。現場審核專家組組長匯報現場審核情況,與會成員質疑、討論,無記名投票表決,同意票數達到與會人員的三分之二即為通過。

    (六)公布結果。通過會議評審的,辦公室提交廳種業發展處(農場處),報農業農村廳予以公布延續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核心種公豬站資格,有效期5年。未通過綜合考評或會議評審的,核驗不通過,辦公室提交廳種業發展處(農場處),報農業農村廳公布取消其資格。

    第四章? 職責與權利

    第十二條? 部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部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國家核心種公豬站、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是我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承擔主體,在全省畜禽種業發展中起著創新、引領和示范作用。

    第十三條? 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應承擔以下職責:

    (一)開展畜禽遺傳改良工作。根據部省級畜禽遺傳改良計劃目標和任務,制定自己未來5年育種(繁育)方案并組織實施,按照相關技術規范要求開展系譜信息記錄、品種登記、生產性能測定、體型外貌鑒定、種畜禽品種選育或良種擴繁等工作。目標、任務和生產性能指標要明確具體,分解為年度指標,可考核。

    (二)保持單品種(配套系)核心育種群或擴繁群數量不低于遴選標準要求的規模。

    (三)開展育種的企業,要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持續開展育種工作,不斷提高種畜禽品種性能和品質水平,每年向社會推廣一定數量的優良種畜禽。

    (四)按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要求及時報送有關數據至辦公室或指定的數據中心,并對上報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其中,育種核心群體母畜禽的繁殖信息,包括配種、產仔、斷奶等信息(禽類包括孵化),只要是作為育種核心群體使用,期間的所有繁殖信息都需要錄入,淘汰出育種核心群之后不做硬性要求(可以不再錄入)。

    (五)測定數據記錄、校對、上報、核查、評估、發布、使用、安全等應符合相關管理規定。

    (六)開展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工作和主要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工作,保持種群高健康度,并接受動物疫病防控部門抽樣檢測。

    (七)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和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資格與單位的名稱、性質、法人等信息一一對應,一旦發生變更,應按照本辦法相關規定向市縣畜禽種業主管部門和辦公室報備。經營主體變更、場址變更、核心群體發生重大變化的,應按照本辦法相關規定在3個月內向辦公室提出核驗申請。

    (八)每年1月15日前,向辦公室提交上一年度工作總結和本年度工作計劃。主要內容包括:種畜禽群體結構與數量、生產性能測定、育種或繁育工作進展、推廣利用等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和建議等。

    各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遴選標準和管理辦法要求的其他職責。

    第十四條? 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負責接收性能測定數據,統一進行遺傳評估,出具性能測定情況說明報告、種畜禽遺傳評估報告、區域聯合評估報告、基因組選擇評估結果等。

    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協助辦公室開展相關工作,按要求及時出具數據審核報告。

    第十五條? 參加遺傳改良工作的區域性種公豬站、生產性能測定中心(站)、種畜禽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職責,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和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享有以下權利:

    (一)優先推薦遴選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國家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和國家核心種公豬站。

    (二)優先申請種畜禽性能測定項目、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項目等國家和省級財政經費支持。

    (三)經授權可使用改良計劃有關標牌、標識、電子版“畜禽綜合評估檔案卡”等,用于種畜禽生產、銷售和宣傳推廣。

    (四)優先享受改良計劃推廣的相關技術和產品服務,優先使用遺傳交流優秀種公畜精液。

    (五)優先獲得遺傳評估服務、種畜禽遺傳評估報告和數據審查報告,優良種畜禽優先得到推介等。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 農業農村廳為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等統一制作標牌。標牌應注明單位名稱、品種名稱、場址、有效期、發牌日期、發牌機關等內容。

    第十八條? 辦公室為每個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和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指定一名專家組成員作為聯系專家。

    聯系專家每年應對聯系場開展不少于2次的現場技術指導,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反饋辦公室。各聯系場應提供必要條件,積極配合聯系專家開展工作。

    第十九條? 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等應指定本單位聯系人,提供聯系方式,負責接收和傳達辦公室發出的通知和要求。聯系人和聯系方式發生變更,應及時向辦公室報備。

    第二十條? 辦公室不定期對部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部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國家核心種公豬站、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開展數據核查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企業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改,并將整改報告報送辦公室。

    第二十一條? 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變更企業名稱、性質、法人等情況,應向所在地市縣畜禽種業主管部門報備,市級畜禽種業主管部門審核后報送辦公室備案。備案應于變更實際發生后3個月以內完成。

    第二十二條? 各畜禽遺傳改良計劃相關單位及人員應保障數據信息安全。未經辦公室批準不得公開發布相關數據信息,不得泄露企業信息、育種數據等重要資料。

    除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使用相關數據開展遺傳評估方法研究外,未經辦公室發布的重要數據,相關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發布、公開使用或發表。

    第二十三條? 辦公室對部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部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國家核心種公豬站、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開展年度考核,考核依據數據報送、年度工作總結考評和督導檢查等情況進行評定。考核結果進行內部通報。

    第二十四條? 辦公室對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省級畜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和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實行動態管理,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取消其資格:

    (一)《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或《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被吊銷或已失效的。

    (二)發生轉產或停產,不再從事畜禽育種或繁育工作的。

    (三)主體變更、場址變更、核心群群體發生重大變化的,經辦公室核查或核驗未通過的。

    (四)年度性能測定數量、核心群體規模監測結果低于遴選標準要求,經辦公室核查或核驗不達標的。

    (五)上報數據弄虛作假、杜撰數據的,經辦公室核查或核驗認定存在上報數據造假的。

    (六)不履行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二十一條的職責和規定,且不按照規定要求整改的。

    (七)有效期滿5年未按時提出核驗申請或核驗未通過的。

    (八)發生國家規定一類動物疫病或規定不應發生的重大或重要動物疫病的。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2024年7月? 日起施行。

    附件:1.1重大或重要動物疫病控制要求

    四川省生豬核心育種場及區域性種公豬站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試行)

    一、生豬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一)種群要求

    1.生產經營的種豬品種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配套系。

    2.核心群母豬單品種數量必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長白豬400頭以上;大白豬400頭以上;杜洛克豬200頭以上;皮特蘭豬200頭以上;巴克夏豬200頭以上;地方豬200頭以上;培育品種400頭以上。

    3.種豬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無遺傳缺陷和損征,符合種用要求。

    4.近兩年未發生非洲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等重大疫病。符合《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規定的生豬重大或重要疫病控制要求。經省級以上動物防疫機構檢測,達到非洲豬瘟病毒與抗體檢測陰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與抗體檢測陰性、豬瘟病毒檢測陰性、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85%以上且病原學檢測陰性、豬偽狂犬病病毒gE抗體檢測陰性。

    (二)技術要求

    1.有近5年種豬選育方案,育種目標應明確,年度生產性能、繁殖性能指標要詳細具體;有近2年以上的完整準確的生產性能測定、選育記錄和總結報告。

    2.場內種豬性能測定制度齊全,遺傳評估方法科學合理。

    3.系譜記錄完整,種豬個體應經過性能測定,主要經濟性狀(總產仔數、活產仔數、100kg體重日齡、100kg體重活體背膘厚等)測定數據完整有效。

    4.年度性能測定數量:引進品種單品種年生產性能測定量應達到核心群數量的4倍以上,其中種公豬測定數量不少于核心群數量;地方豬單品種、培育品種單品種年測定種豬應達到核心群數量的3倍以上,其中種公豬測定數量不少于150頭。

    5.必測性狀:外種豬必測性狀為總產仔數、產活仔數、達120kg體重日齡、達120kg體重背膘厚、120kg體重眼肌深度、國家要求的其他性狀;地方豬必須測性狀為總產仔數、產活仔數、6月齡體重、國家要求的其他性狀。

    (三)管理要求

    1.所有育種數據記錄齊全,技術檔案完整、準確,應有專業育種軟件管理育種數據,開展數字化育種工作。

    2.按《種豬登記技術規范》《種豬生產性能測定規程》《四川省畜禽育種制種場種畜禽生產性能測定數據填報說明》等進行種豬個體登記、開展性能測定和上報測定數據。

    3.所有豬只必須在出生后90天內完成個體登記(上傳至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母豬的所有配種、產仔、斷奶信息都需要及時地、完整地上傳。

    4.留種種豬應進行過性能測定,有遺傳評估成績和留種記錄。

    5.場內性能測定記錄、選種選配記錄等原始檔案應與場內育種軟件等電子記錄相對應,上傳至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的數據應與場內原始檔案、場內育種軟件一致。

    6.生豬核心育種場應參加建立場間遺傳聯系工作。為其他生豬核心育種場、純種制種場(一級擴繁場)提供優質的遺傳交流公豬精液,并提供完整的種豬檔案資料;根據實際情況選配其他生豬核心育種場的種公豬或精液;根據實際情況選配國家核心種公豬站、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的精液。

    7.開展重大或重要疫?。ǚ侵挢i瘟、口蹄疫、豬瘟、豬偽狂犬病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監測與凈化工作。至2030年末,應全部建成省級以上非洲豬瘟或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規定的動物疫病凈化創建場或示范場,未完成的取消資格。

    二、區域性種公豬站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一)基本條件

    1.區域性種公豬站建設應符合《種公豬站建設技術規范》(NY/T 2077)《四川省區域性種公豬站遴選標準(試行)》等要求。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2.建立了涵蓋精液生產、檢測、配送、儲存、使用全過程的質量追溯體系。

    3.生物防疫條件良好,有執業獸醫師。疫病防控要求與四川省生豬核心育種場規定的對重大或重要疫病的控制要求相同。

    (二)種群要求

    1.站內公豬應來自省級及以上生豬核心育種場,經性能測定并在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登記、注冊,綜合選擇指數達100以上;或是近2年內從國外具有種豬出口資質的種豬場引進并在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登記。

    2.種公豬站應運營2年以上,種公豬年平均存欄200頭以上。

    3.血緣清楚,三代以上系譜檔案記錄齊全,達120kg體重日齡、120kg體重活體背膘厚等主要經濟性狀估計育種值(EBV)資料齊全。

    4.應參加省內部省級生豬核心育種場的遺傳交流服務,每年至少為3家以上部省級生豬核心育種場提供600份以上種公豬精液,參與核心群母豬配種240窩次以上。

    5.進行場間遺傳交流的種公豬經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評定綜合指數應達120以上,或生豬核心育種場場內種豬性能評定列本場排名前25%;從國外引進的種公豬,要求引進時提供的綜合指數在120以上。

    (三)技術要求

    1.種豬精液產品疫病控制要求與生豬核心育種場規定的對重大或重要疫病的控制要求相同。

    2.精子密度、活力、畸形率等質量指標應符合《種豬常溫精液》(GB 23238-2021)的要求。

    3.種公豬舍欄位數達到250個以上,隔離舍欄位數不低于50個。

    4.豬舍配備高效空氣過濾設備,達到與養殖規模相符合的環保要求。

    (四)管理要求

    1.所有生產記錄檔案齊全、查閱方便、管理規范,采用軟件電子化管理和分析。

    2.記錄每批次種公豬常溫精液采集相關數據,質量應符合《種豬常溫精液GB 23238-2021》要求。

    3.記錄和長期保存種豬疫病防控和健康監測相關記錄。

    4.應參加省內部省級生豬核心育種場的遺傳交流服務,每年至少為3家以上部省級生豬核心育種場提供600份以上種公豬精液,參與核心群母豬配種240窩次以上。

    5.進行場間遺傳交流的種公豬經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評定綜合指數應達120以上,或生豬核心育種場場內種豬性能評定列本場排名前25%;從國外引進的種公豬,要求引進時提供的綜合指數在120以上。

    附件:2.1四川省生豬核心育種場遴選申請表

    2.2四川省生豬核心育種場遴選現場審核表

    2.3四川省區域性種公豬站遴選申請表

    2.4四川省區域性種公豬站遴選現場審核表

    2.5四川省生豬核心育種場核驗申請表

    2.6四川省生豬核心育種場核驗現場審核表

    2.7四川省區域性種公豬站核驗申請表

    2.8四川省區域性種公豬站核驗現場審核表

    2.9年度督導檢查及考評

    點此下載:附件2.1-2.9

    四川省肉牛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試行)

    一、種群要求

    (一)申報的種牛品種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

    (二)核心群基礎母牛單品種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地方品種的單品種數量100頭以上,引入品種的單品種數量150頭以上,培育品種的單品種數量200頭以上。

    (三)種牛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無遺傳缺陷和損征。

    (四)群體平均生產性能高于本品種標準;申報四川省肉牛核心育種場已有品種的,新申報場的品種其群體生產性能應達到或超過現有四川省肉牛核心育種場同品種的平均生產水平。

    (五)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符合種用動物衛生健康標準要求。連續2年以上無重要疫病臨床病例。符合《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規定的肉牛重大或重要疫病控制要求。經市級以上動物防疫機構檢測,布魯氏菌抗體檢測陰性、牛結核?。ㄅ=Y核菌素皮內比較變態反應)陰性、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90%以上且病原學檢測陰性。

    二、技術要求

    (一)有5年育種方案,目標應明確、年度生產性能、繁殖性能指標要詳細,并能有效應用育種方案確定群體選留。有近2年以上的完整準確的生產性能測定、選育記錄和總結報告。

    (二)在群牛只完成品種登記,三代系譜檔案齊全。

    (三)性能測定制度健全,有2年以上完整、連續的生產性能測定數據。

    (四)具有完整的配種、產犢、群體流動和疫病防控記錄。

    (五)年度完成性能測定數量:地方品種70頭以上;引入品種120頭以上;培育品種150頭以上。

    (六)必測性狀:初生、斷奶、6月齡、12月齡、18月齡、24月齡的體重和體尺(體高、十字部高、體斜長、胸圍),18月齡背膘厚、眼肌面積。

    三、管理要求

    (一)所有育種數據記錄齊全,技術檔案完整、準確,應有專業育種軟件管理育種數據,開展數字化育種工作。

    (二)所有牛只必須在出生后90天內完成個體登記(上傳至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母牛的所有配種、產犢等繁殖數據都需要及時地、完整地上傳。

    (三)肉乳兼用牛還應記錄305天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性狀指標。

    (四)有條件的場,應積極開展核心群種?;蚪M測定。

    (五)留種種牛應進行過性能測定,有遺傳評估成績和留種記錄。

    (六)場內性能測定記錄、選種選配記錄等原始檔案應與場內育種軟件等電子記錄相對應,上傳至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的數據應與場內原始檔案、場內育種軟件一致。

    附件:3.1肉牛品種登記辦法

    3.2四川省肉牛核心育種場遴選申請表

    3.3四川省肉牛核心育種場遴選現場審核表

    3.4四川省肉牛核心育種場核驗申請表

    3.5四川省肉牛核心育種場核驗現場審核表

    3.6肉牛性能測定數據技術規范

    3.7四川省肉牛核心育種場年度數據考評細則

    點此下載:附件3.1-3.7

    四川省肉羊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試行)

    一、種群要求

    (一)生產經營的種羊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

    (二)種群符合本品種特征,無遺傳缺陷和損征,質量符合種用要求。

    (三)核心群基礎母羊單品種數量要求:綿羊地方品種或培育品種不少于1000只;綿羊引入品種不少于600只;山羊地方品種或培育品種不少于600只。種羊體型外貌符合相應品種特征和種用要求。種群健康狀況良好。

    (四)符合《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規定的羊重大或重要疫病控制要求。經縣(市、區)級以上動物防疫機構檢測,口蹄疫達到國家規定的免疫無疫標準,免疫抗體合格率85%以上且病原學檢測陰性;布魯氏菌病達到非免疫凈化標準,布魯氏菌抗體檢測陰性;小反芻獸疫根據當地免疫政策規定,達到免疫無疫,即免疫抗體合格率90%以上且病原學檢測陰性(要求小反芻獸疫強制免疫的地區)或者非免疫凈化標準(要求小反芻獸疫不免疫的地區)。其他疫病防控符合國家相關要求。

    二、技術要求

    (一)對標羊遺傳改良計劃,有5年以上的育種方案,目標明確、年度生產性能、繁殖性能指標具體。嚴格執行育種規劃、種羊選育方案,開展遺傳評估。有近2年以上的完整準確的生產性能測定、選育記錄和總結報告。

    (二)種羊生產性能測定制度健全,并嚴格執行。有完整的配種和產羔記錄,記錄及時、清晰。

    (三)有口蹄疫、布魯氏菌病、小反芻獸疫等主要動物疫病凈化維持方案、記錄。

    (四)生物安全防護體系、健康養殖技術體系健全,相關規章制度、管理措施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五)年度完成性能測定數量:核心群個體應全覆蓋,綿羊地方品種或培育品種不少于800只;綿羊引入品種不少于600只;山羊地方品種或培育品種不少于600只。初生重、斷奶重、6月齡體重體尺、12月齡及24月齡體重體尺、體型外貌鑒定、產羔率和斷奶成活率等測定指標記錄完整且無間斷。

    (六)必測性狀:初生重、斷奶重、6月齡體重體尺、12月齡體重體尺;母羊產羔率和羔羊斷奶成活率。

    三、管理要求

    (一)所有生產記錄檔案齊全、查閱方便、管理規范,采用軟件電子化管理和分析,鼓勵在生產性能測定工作中采用新技術、新設施和新設備。

    (二)生產性能測定參照《羊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試行)》,所有羊只必須在出生后90天內完成個體登記(上傳至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母羊的所有配種、產羔等繁殖數據都需要及時地、完整地上傳。

    (三)定期維護、檢定生產性能測定設施、設備,計量設備檢定證書需在有效期內,并保障正常使用。

    (四)每年對本場及輻射區域內的育種和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五)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要求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和垂直傳播疫病的防控;履行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義務,建立免疫檔案、加施種羊標識,保證可追溯;做好免疫、消毒、檢測、隔離、凈化、消滅、無害化處理等動物防疫工作,承擔好動物防疫相關責任;保持種群高健康度。

    附件:4.1四川省肉羊核心育種場遴選申請表

    4.2四川省肉羊核心育種場遴選現場審核表

    4.3四川省肉羊核心育種場核驗申請表

    4.4四川省肉羊核心育種場核驗現場審核表

    4.5四川省肉羊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試行)

    點此下載:附件4.1-4.5

    四川省蛋雞核心育種場及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試行)

    一、蛋雞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一)種群要求

    1.品種(配套系)來源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配套系)。培育的高產蛋雞單品種或配套系年推廣商品代蛋雞達到1000萬只以上;地方特色蛋雞年推廣商品代蛋雞達到150萬只以上,種群符合本品種特征和種用要求。

    2.有3個以上遺傳背景及來源清楚、符合育種方向、經2個世代以上選育的品系,每個品系至少包含40個家系,產蛋期個體性能測定數不少于1600只。

    3.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符合種用動物衛生健康標準要求。符合《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規定的蛋雞疫病控制要求。禽白血病凈化(禽白血病病原學檢測陰性),雞白痢凈化(雞白痢沙門氏菌抗體檢測陽性率低于0.2%),高致病性禽流感達到免疫無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90%以上且病原學檢測陰性),新城疫達到免疫無疫(新城疫病原學檢測陰性)。

    (二)技術要求

    1.根據《全國蛋雞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年)》和《四川省蛋雞遺傳改良計劃(2024—2035年)》目標和任務,制定本場未來不少于5年的育種方案并組織實施。目標、任務、生產性能指標要明確具體,分解為年度指標,可考核。

    2.有獨立的育種場和配套孵化廳,具備開展生產性能測定等育種的設施設備條件,個體產蛋測定籠位1萬個以上;有禽病診斷、檢測和凈化實驗室及儀器設備。

    3.現有育種方案完善,且已執行2個世代以上,各世代選育工作總結報告完整。

    4.系譜記錄清楚,有2個世代以上的性能測定記錄。

    5.年度性能測定數量:每個品系1600只以上。

    6.必測性狀:初生重;開產日齡(50%產蛋率)和開產體重;43周齡體重、體尺、產蛋量和蛋品質(含蛋重、蛋殼色澤等);72周齡入舍母禽產蛋數、合格種蛋數;種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產蛋期飼料轉化率;育雛育成期成活率、產蛋期成活率。0-18周齡成活率、平均耗料量,18(或20)周齡體重,達到50%產蛋率的周齡,72周齡入舍雞(HH)及飼養日(HD)產蛋數、產蛋總重、平均蛋重、蛋殼強度(或比重),產蛋期成活率,產蛋期料蛋比,72周齡體重,種雞66周齡產合格種蛋數、受精率、孵化率。

    (三)管理要求

    1.所有育種數據記錄齊全,技術檔案完整、準確,應有專業育種軟件管理育種數據,開展數字化育種工作。

    2.開展生產性能測定、準確記錄測定結果。生產性能測定參照《全國蛋雞遺傳改良計劃蛋雞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試行)》執行。

    3.所有雞只必須在出生后90天內完成個體登記(上傳至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育種核心群母雞的配種、孵化信息都需要及時地、完整地上傳。

    4.保持單品種(配套系)核心育種群或擴繁推廣規模不低于遴選標準要求的規模。

    5.開展新品種(配套系)培育或培育品種(配套系)的選育提高工作。

    6.開展好蛋雞重大疫病監測工作和主要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工作。

    7.定期維護、檢定生產性能測定設施、設備,計量設備檢定證書在有效期內,并保障正常使用;鼓勵在生產性能測定工作中采用新技術、新設施和新設備。

    二、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一)種群要求

    1.品種(配套系)來源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配套系)。

    2.培育或引進的高產蛋雞品種(配套系)單場父母代種雞存欄20萬套以上,年推廣商品代雛雞1500萬只以上。

    3.地方特色蛋雞品種單場種雞存欄4萬套以上,年推廣商品代雛雞150萬只以上。

    (二)技術要求

    1.根據《全國蛋雞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年)》和《四川省蛋雞遺傳改良計劃(2024—2035年)》目標和任務,制定本場未來不少于5年的擴繁方案并組織實施。目標、任務、良種擴繁指標要明確具體,分解為年度指標,可考核。

    2.具有雞白痢、禽白血病等凈化方案,已執行2年以上,并有監測工作總結報告。

    (三)管理要求

    1.所有擴繁數據記錄齊全,技術檔案完整、準確,應有專業軟件管理數據。

    2.保持單品種(配套系)擴繁推廣規模不低于遴選標準要求的規模。

    3.開展好蛋雞重大疫病監測工作和主要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工作。

    附件:5.1四川省蛋雞核心育種場遴選申請表

    5.2四川省蛋雞核心育種場核驗申請表

    5.3四川省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申請表

    5.4四川省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核驗申請表

    5.5四川省蛋雞核心育種場遴選現場審核表

    5.6四川省蛋雞核心育種場核驗現場審核表

    5.7四川省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現場審核表

    5.8四川省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核驗現場審核表

    5.9四川省蛋雞核心育種場年度數據報表

    5.10四川省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年度數據報表

    5.11育種(擴繁)方案(提綱)

    5.12工作總結(提綱)


    5.13四川省蛋雞遺傳改良計劃蛋雞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試行)

    點此下載:附件5.1-5.13

    四川省肉雞核心育種場及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試行)

    一、肉雞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一)種群要求

    1.品種(配套系)來源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配套系)。單品種(配套系)年推廣商品代肉雞達到800萬只以上,種群符合本品種特征和種用要求。

    2.有3個以上遺傳背景及來源清楚、符合育種方向、經2個世代以上選育的品系。每個品系至少有60個家系,母系產蛋期個體性能測定母雞數不少于3000只。

    3.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符合種用動物衛生健康標準要求。符合《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規定的肉雞疫病控制要求。禽白血病凈化(禽白血病病原學檢測陰性),雞白痢凈化(雞白痢沙門氏菌抗體檢測陽性率低于0.2%),高致病性禽流感達到免疫無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90%以上且病原學檢測陰性),新城疫達到免疫無疫(新城疫病原學檢測陰性)。

    (二)技術要求

    1.根據《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年)》和《四川省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24—2035年)》目標和任務,制定本場未來不少于5年的育種方案并組織實施。目標、任務、生產性能指標要明確具體,分解為年度指標,可考核。

    2.有獨立的育種場和配套孵化廳,具備開展生產性能測定等育種的設施設備條件,個體產蛋測定籠位1萬個以上;有禽病診斷、檢測和凈化實驗室及儀器設備;有信息化數據管理系統。

    3.疫病防控能力強。具有雞白痢和禽白血病等凈化方案,已執行2個世代以上,并有監測工作總結報告。

    4.現有育種方案完善,且已執行2個世代以上,各世代選育工作總結報告完整。

    5.系譜記錄清楚,有2個世代以上的性能測定記錄。

    6.年度性能測定數量:每個品系800只以上。

    7.必測性狀:初生重、開產日齡(5%產蛋率)和開產體重;43周齡體重、43周齡體尺、43周齡產蛋量、43周齡蛋重和蛋殼色澤;66周齡的入舍母禽產蛋數、合格種蛋數、種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可提供健雛數;育雛育成期成活率、產蛋期成活率;商品代雞出欄日齡的體重、料重比、屠宰性能和成活率。

    (三)管理要求

    1.所有育種數據記錄齊全,技術檔案完整、準確,應有專業育種軟件管理育種數據,開展數字化育種工作。

    2.開展生產性能測定、準確記錄測定結果。生產性能測定參照《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肉雞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試行)》執行。

    3.所有雞只必須在出生后90天內完成個體登記(上傳至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育種核心群母雞的配種、孵化信息都需要及時地、完整地上傳。

    4.保持單品種(配套系)核心育種群規模不低于遴選標準要求的規模。

    5.開展新品種(配套系)培育或培育品種(配套系)的選育提高工作。

    6.開展好肉雞重大疫病監測工作和主要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工作。

    7.定期維護、檢定生產性能測定設施、設備,計量設備檢定證書在有效期內,并保障正常使用;鼓勵在生產性能測定工作中采用新技術、新設施和新設備。

    二、肉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一)種群要求

    1.生產經營的品種(配套系)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配套系)。

    2.祖代種雞存欄量2萬套以上,父母代種雞存欄10萬套以上,年推廣商品代雛雞800萬只以上。

    3.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符合種用動物衛生健康標準要求。規定的疫病控制要求與國家肉雞核心育種場的疫病控制要求相同。

    (二)技術要求

    1.根據《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年)》和《四川省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24—2035年)》目標和任務,制定本場未來不少于5年的擴繁方案并組織實施。目標、任務、良種擴繁指標要明確具體,分解為年度指標,可考核。

    2.具有雞白痢和禽白血病等凈化方案,已執行2年以上,并有監測工作總結報告。

    (三)管理要求

    1.所有擴繁數據記錄齊全,技術檔案完整、準確,應有專業軟件管理數據。

    2.保持單品種(配套系)核心育種群或擴繁推廣規模不低于遴選標準要求的規模。

    3.開展好肉雞重大疫病監測工作和主要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工作。

    附件:6.1四川省肉雞核心育種場遴選申請表

    6.2四川省肉雞核心育種場核驗申請表

    6.3四川省肉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申請表

    6.4四川省肉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核驗申請表

    6.5四川省肉雞核心育種場遴選現場審核表

    6.6四川省肉雞核心育種場核驗現場審核表

    6.7四川省肉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現場審核表

    6.8四川省肉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核驗現場審核表

    6.9四川省肉雞核心育種場年度數據報表

    6.10四川省肉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年度數據報表

    6.11育種(擴繁)方案(提綱)

    6.12工作總結(提綱)

    6.13四川省肉雞遺傳改良計劃肉雞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試行)

    點此下載:附件6.1-6.13

    四川省水禽核心育種場及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試行)

    一、水禽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一)種群要求

    1.品種(配套系)來源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配套系)。種群符合本品種特征和種用要求。

    2.至少具有3個遺傳背景及來源清楚、符合水禽未來消費市場需求、經2個世代以上選育的品系。肉鴨、蛋鴨每個品系至少有60個家系,肉鵝每個品系至少有40個家系。產蛋期個體性能測定數:蛋鴨、肉鴨、番鴨不少于800只,鵝不少于400只。

    3.育種場測定規模要求:

    (1)肉鴨有個體測定籠位或可同期開展繁殖個體測定規模不少于2500個;蛋鴨不少于3300個;鵝不少于1200個;番鴨不少于1800個。

    (2)肉鴨、鵝、番鴨有個體生長性能測定專用設備,可開展生長性能、飼料轉化率測定。

    4.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符合種用動物衛生健康標準要求。符合《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實施管理辦法》規定的水禽疫病控制要求。小鵝瘟達到免疫無疫(小鵝瘟病原學檢測陰性),高致病性禽流感達到免疫無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85%以上且病原學檢測陰性),鴨瘟達到免疫無疫(鴨瘟病原學檢測陰性)。

    (二)技術要求

    1.根據《全國水禽遺傳改良計劃(2020-2035年)》和《四川省水禽遺傳改良計劃(2024—2035年)》目標和任務,制定本場未來不少于5年的育種方案并組織實施。目標、任務、生產性能指標要明確具體,分解為年度指標,可考核。

    2.有專用育種場地,包括孵化、育雛、育成等各個不同階段及數據處理、禽病診斷、監測、檔案存放等設施設備。

    3.現有育種方案完善,已執行2個世代以上,并有世代選育工作總結報告。

    4.系譜記錄清楚,有2個世代以上的性能測定記錄。

    5.年度性能測定數量:鴨每個品系800只以上,鵝每個品系400只以上。

    6.必測性狀:鴨必測性狀:初生重、64周齡產蛋數、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鵝必測性狀:初生重、64周齡產蛋數、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三)管理要求

    1.所有育種數據記錄齊全,技術檔案完整、準確,應有專業育種軟件管理育種數據,開展數字化育種工作。

    2.開展生產性能測定、準確記錄測定結果。生產性能測定參照《全國水禽遺傳改良計劃水禽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試行)》執行。

    3.所有禽只必須在出生后90天內完成個體登記(上傳至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育種核心群母禽的配種、孵化信息都需要及時地、完整地上傳。

    4.保持單品種(配套系)核心育種群或擴繁推廣規模不低于遴選標準要求的規模。

    5.開展新品種(配套系)培育或培育品種(配套系)的選育提高工作。

    6.保證雛禽質量,做好用戶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

    7.開展好水禽重大疫病監測工作和主要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工作。

    8.定期維護、檢定生產性能測定設施、設備,計量設備檢定證書在有效期內,并保障正常使用;鼓勵在生產性能測定工作中采用新技術、新設施和新設備。

    二、水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一)種群要求

    1.品種來源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配套系。種群符合本品種特征和種用要求,健康狀況良好。

    2.肉鴨:培育品種(配套系)、引進品種(配套系)單品種祖代成年母鴨存欄不少于5000只,或父母代成年母鴨存欄不少于2萬只,年推廣商品代雛鴨200萬只以上;地方品種單場成年母鴨存欄不少于1萬只,年推廣商品代雛鴨100萬只以上。所有種鴨公母配比按需求滿足要求。

    3.蛋鴨:培育品種(配套系)單品種祖代成年母鴨存欄不少于5000只,或父母代成年母鴨存欄不少于2萬只,年推廣商品代雛鴨200萬只以上;地方品種單場成年母鴨存欄不少于1萬只,年推廣商品代雛鴨100萬只以上。所有種鴨公母配比按需求滿足要求。

    4.番鴨:單品種祖代成年母鴨存欄不少于5000萬只,或父母代成年母鴨存欄不少于2萬只,年推廣商品代雛鴨200萬只以上。培育配套系、引入配套系單品種父母代成年母鴨存欄不少于1萬只,年推廣商品代雛鴨100萬只以上。所有種鴨公母配比按需求滿足要求。

    5.肉鵝: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單品種存欄不少于5000只,年推廣商品代鵝苗20萬只以上;培育配套系、引入配套系單品種祖代成年母鵝存欄不少于5000只或父母代成年母鵝存欄不少于2萬只,年推廣商品代鵝苗80萬只以上。所有種鵝公母配比按需求滿足要求。

    (二)技術要求

    根據《全國水禽遺傳改良計劃(2020-2035年)》和《四川省水禽遺傳改良計劃(2024—2035年)》目標和任務,制定本場未來不少于5年的擴繁方案并組織實施。目標、任務、良種擴繁指標要明確具體,分解為年度指標,可考核。

    (三)管理要求

    1.所有擴繁數據記錄齊全,技術檔案完整、準確,應有專業軟件管理數據。

    2.保持單品種(配套系)核心育種群或擴繁推廣規模不低于遴選標準要求的規模。

    3.開展好水禽重大疫病監測工作和主要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工作。

    附件:7.1四川省水禽核心育種場遴選申請表

    7.2四川省水禽核心育種場核驗申請表

    7.3四川省水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申請表

    7.4四川省水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核驗申請表

    7.5四川省水禽核心育種場遴選現場審核表

    7.6四川省水禽核心育種場核驗現場審核表

    7.7四川省水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遴選現場審核表

    7.8四川省水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核驗現場審核表

    7.9四川省水禽核心育種場年度數據報表

    7.10四川省水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年度數據報表

    7.11育種(擴繁)方案(提綱)

    7.12工作總結(提綱)

    7.13四川省水禽遺傳改良計劃水禽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試行)

    點此下載:附件7.1-7.13

    四川省家兔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試行)

    一、種群要求

    (一)申報的種兔品種應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或通過農業農村部公告的品種(配套系)。

    (二)種兔核心群基礎母兔數量必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引進品種:350只以上;

    培育品種:350只以上;

    配套系:至少具有3個專門化品系,每系150只以上;

    地方品種:300只以上。

    (三)種兔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和種用要求,無遺傳缺陷和損征。

    (四)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符合種用要求。符合兔重大或重要疫病控制要求,連續2年以上無重大或重要動物疫病臨床病例。兔瘟達到免疫無疫(兔瘟病原學檢測陰性)。

    二、技術要求

    (一)有明確的品種培育或種兔選育方案,至申報之日已執行1年以上,有年度選育工作總結報告。

    (二)性能測定制度齊全,至申報之日已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工作1年以上,有完整、連續的生產性能測定記錄。

    (三)系譜記錄齊全,主要生產性能(產仔數、斷奶體重、周齡體重、體尺、屠宰率、被毛品質、兔毛品質等)測定數據完整有效,并有完整的配種和產仔記錄檔案。

    (四)具有獨立的育種場,具備開展生產性能測定等育種的設施設備條件,有兔病診斷、檢測和凈化實驗室及儀器設備

    (五)年度性能測定數量:核心群體母兔數量的2倍以上;屠宰率、被毛品質、兔毛品質各測定數量均為60只以上(公母各半)。

    (六)必測性狀:

    肉兔:胎產仔數、胎產活仔數、3周齡窩重、斷奶只數(4周或5周齡)、斷奶體重(4周或5周齡)、10周齡(配套系)或12周齡(品種)體重、屠宰率;

    皮兔:胎產仔數、胎產活仔數、3周齡窩重、斷奶只數(5周齡)、斷奶體重(5周齡)、23周齡體重體尺(體長、胸圍)、毛皮品質(被毛密度、絨毛長度、槍毛長度、槍毛比例);

    毛兔:胎產仔數、胎產活仔數、3周齡窩重、斷奶只數(5周齡)、斷奶體重(5周齡)、8周齡體重及首次剪毛量,公母兔估測年產毛量(以8月齡前73天養毛期一次剪毛量乘以5估測),產毛率,粗毛率,纏結毛率,兔毛品質(粗毛和細毛的長度、細度)。

    三、管理要求

    (一)開展種兔登記、性能測定等育種工作,技術檔案完整、準確。

    (二)所有兔只必須在出生后90天內完成個體登記(上傳至省畜禽遺傳評估中心),母兔的所有配種、產仔、斷奶信息都需要及時地、完整地上傳。

    (三)保持單品種(配套系)核心育種群推廣規模不低于遴選標準要求的規模。

    (四)積極開展新品種(配套系)培育或培育品種(配套系)的選育提高工作。

    (五)保證種兔質量,做好用戶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

    (六)開展好兔重大疫病監測工作和主要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工作,保持種群高健康度。

    (七)定期維護、檢定生產性能測定設施、設備,計量設備檢定證書在有效期內,并保障正常使用;鼓勵在生產性能測定工作中采用新技術、新設施和新設備。

    附件:8.1四川省家兔核心育種場遴選申請表

    8.2四川省家兔核心育種場遴選現場審核表

    8.3四川省家兔核心育種場核驗申請表

    8.4四川省家兔核心育種場核驗現場審核表

    8.5四川省家兔核心育種場半年、年度數據統計表

    8.6年度督導檢查考評明細

    點此下載:附件8.1-8.6

    四川省蜜蜂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與管理辦法

    (試行)

    一、種群要求

    (一)品種來源:引進品種、地方品種和培育品種。

    (二)核心群基礎種蜂群數量必須達到180群以上。

    (三)種蜂群工蜂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

    (四)種群健康,性能良好,符合種用要求。

    二、技術要求

    (一)有明確的種蜂群選育方案,執行1年以上,并有年度選育工作總結報告。

    (二)育種場應有固定的、取得一定資質的技術人員1名以上,且應參加蜜蜂育種技術或性能測定培訓,有記錄和證明資料。

    (三)有完善的育種設施設備和記錄記載,具備蜜蜂形態測定設備和蜜蜂人工授精設施設備。

    (四)育種蜂場具備相對隔離交尾的基本條件。

    (五)熟練掌握種蜂群生產性能測定技術,熟悉蜜蜂人工授精操作基本流程。場內種蜂群性能測定制度齊全,記錄表格規范,具有1年以上完整連續的測定記錄,測定數據完整有效。

    (六)年度性能測定數量:核心群基礎種蜂群數量的2倍以上。母系系譜清楚,記錄齊全,資料保存完整。

    (七)必測性狀。蜂王初生重、日產卵量(春夏秋);工蜂初生重、吻長、右前翅長和寬、第3和第4背背板長、基跗節長和寬、第三腹板蠟鏡長和斜長;蜂群群勢(春夏秋冬),蜂蜜產量(花期、全年)。

    三、管理要求

    (一)制定核心場蜜蜂品種育種方案,并上報辦公室備案。

    (二)開展蜜蜂良種登記、生產性能測定、遺傳評估及種蜂選育等,并按照要求上報測定數據。

    附件:9.1四川省蜜蜂核心育種場遴選申請表

    9.2四川省蜜蜂核心育種場遴選現場審核表

    9.3四川省蜜蜂核心育種場核驗申請表

    9.4四川省蜜蜂核心育種場核驗現場審核表

    9.5蜂群檔案信息表(參考)

    點此下載:附件9.1-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老司机美女一级毛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国产精品第7页| 久久国产视频精品|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小箩莉奶水四溅小说|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911香蕉视频|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一二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韩国免费观看高清完整|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国产111111在线观看| 91酒店疯狂输出女神范范| 日韩avapp|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老师吸大胸校花的奶水漫画|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男女深夜爽爽无遮无挡我怕|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永久不封国产毛片AV网煮站|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女人被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美女被羞羞吸乳动漫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男人操女人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